紫外分光光度计氙灯、氘灯和钨灯的区别
氙灯、氘灯和钨灯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常用的三种光源,它们在光谱范围、工作特性及使用寿命等方面存在差异:
光谱范围
氘灯:主要覆盖190-4000nm的紫外光区域,常用于紫外分光光度计的紫外区测量。
钨灯:发射波长范围为320-2500nm,适用于可见光区测量。
氙灯:光谱范围为190-700nm,常用于替代氘灯和钨灯的双灯组合,减少设备制作的复杂程度。
氙灯、氘灯+钨灯组合:
优势:氙灯可单灯覆盖全波段,省去切换光源的步骤,无需预热,适合快速光谱扫描或者是特殊的应用场景分析;
局限:氙灯稳定性相对偏差,因为是脉冲发射,成本高,因此常规仪器使用仍以“氘灯+钨灯”组合为主流。
历史与技术迭代:
氘灯是氢灯的升级版(1961年问世),寿命和强度显著优于氢灯;
钨灯常以卤钨灯形式存在,通过卤素循环延长寿命,减少光衰。
总结
常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:标配氘灯(紫外)+钨灯(可见),成本低、稳定性高,满足多数定性/定量分析需求。
特殊场景(如快速全光谱分析):可选氙灯,对波长精度及稳定性不能有太高要求。